您现在的位置:阳光中招网 > 中考资讯 > 备考 经验分享

心理指导:中考倒计时父母切勿做“唐僧”

来源:www.nachuangyi.com 2024-10-06

经验分享

中考临近,学生、父母都进入紧张备考;学生忙着复习,父母则围着孩子转。面对这场考试,父母甚至比孩子还紧张。但事实上,过度紧张对父母、学生都没好处。

专家提醒父母,孩子需要的是一个平和、所有如常的复习环境,父母切勿如临大敌,过度紧张或干预孩子的学习生活,以免让孩子更紧张,甚至出现反感、焦虑的情绪。

过度关心型

围着孩子转带来无形重压

父母特点:这种父母性格较为内向,他们知道基本的心理知识,了解唠叨过多会给孩子重压,于是选择在高考考试最后的阶段,静静地做好后勤工作。

临近高考考试,家的所有都以孩子为中心。甚至有些父母都不上班了,母亲白天研究食谱,父亲晚上安排陪读;孩子什么时间睡,父母就什么时间睡;蔬菜、水果,荤素搭配,伙食水平忽然成倍提高;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就是训练爸爸妈妈耐心的时候,看电视必须要静音,走路必须要踮起脚等。

但,父母这样费心,考生心里却是如何想的?高中三年级考生小杨的回答很具备代表性:我了解父母是为了我好,可他们做得越周到,我就感觉重压越大。这种无名怒火还没有法对他们发,只好自己憋着。

专家分析:明师教育中考保证班班主任刘老师表示,这种父母的问题出在不知道孩子上。他们觉得孩子需要的是一个保障充足、不被干预的学习环境。事实上,生活上的改变也是一种打扰。看上去是默默关心,但一个个忽然改变的环境就像战前筹备的信号,父母任何一个小心翼翼的改变,还是会传递给孩子,心理敏锐的考生都能感受得到。

对策:防止忽然改变

刘老师表示,假如父母十年如1日地对学生如此,那样没关系;但假如在两三个月内忽然改变,总是会起到相反成效,让考生感觉压抑。最好的方法就是所有都如常,如此才不会给考生导致过大的重压。

唠叨磨叽型

比唐僧还罗嗦引起孩子反感

父母特点:这种父母性格较为外向,擅长表达。一般心里想什么,嘴里就怎么说。明了解孩子受不了我们的唠叨,还是忍不住一遍遍地对孩子重复同样的话。

无论是考生起床、吃饭,还是外出前、睡觉时,父母嘴里一直念叨着记住你的目的,成败在此一举、要把题看仔细,认真答卷,千万不要有任何疏漏,争取多拿分,念叨到孩子只想逃离这个家。

专家分析:长期的过度重复,容易让父母产生强迫症状:看到孩子就唠叨,不说心里就难受。而考生也会产生反感情绪,看见父母就烦,看见书本就躲。

对策:鼓励的话只说一遍

刘老师建议,父母不只要对孩子有自信,也要了解仅剩几个月的时间,临阵磨枪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成绩。只有客观地评价孩子的实力后,才能酌情对孩子进行指导。

假如父母实在忍不住,可用其他方法来代替不断重复的话:譬如把想说的话写在纸上,变说为听,多听听孩子说的话,知道他们的烦恼。

监督控制型

监控堪比敌务过度干预孩子

父母特点:此类父母性子较急,脾气比较直。他们多数没上过大学,或者自己当年的理想没达成,就不自觉地将我们的价值观转移给孩子。觉得自己对孩子的掌控是一种关爱,于是总对孩子的生活、学习进行干预。

高考考试前,只须孩子看电视或课外书,父母立刻就不可抑制地生气,大声阻止孩子,甚至呵斥。并常常打开孩子的房门,看孩子有没在好好学习。

专家分析:比起前两类父母,这种父母的焦虑表现得最为突出。他们内心的不放心转移为对孩子的过度干预,长期这样,不只父母的焦虑症状会加深,孩子的积极性也会遭到打击。

对策:先排解心理焦虑

此类父母需要进行心理排解,最好能通过与朋友、家人倾诉等方法,先将心中的焦虑排解掉。然后再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谈心,将焦虑转化为知道,最后变成信赖。

【编辑推荐】

杭州恶父掏粪喂女 天底下哪有如此的爸爸

新年学生扎堆整形 为了加分到底可不可取

教师寄语-初三新学期寄语(节选)

备战中考:2012年中考考生心理重压钥匙

相关文章

热点专题

  • 分析主要影响中考成绩的四种品质
  • 对中考有益的十种情绪你拥有吗?
  • 北大英才少年培养的道路:从“红楼”诗人到被推荐北大中文系

[]中考倒计时:为自己加

[]心理指导:中考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