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按省/直辖市查询: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阳光中招网 > 中考资讯 > 备考

2019中考文言文重点篇目考试知识点:《过零丁洋》

来源:www.51serive.com 2025-03-01

中考备考

译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现在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到今天依旧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生活自古以来有哪个可以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1.结合全诗内容填空。

(1)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儒家经典。

(2)颔联用风飘絮和雨打萍之景,运用比喻形象地概括了国家局势和个人历程,表达了作者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的悲痛的感情。

(3)诗的尾联生活自古哪个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的意思是史册,该联表达了作者的以死明志的决心、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围绕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气节、决心、态度、精神等回答即可)

(4)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

(5)风飘絮、雨打萍分别比做国家形势危急和个人命漂浮不定,其用途是形象地写出了国事到自己艰辛危苦。

(6)简析本诗3、四句在写作上的特点:比喻、虚实结合。

2.颔联两句有什么联系?用了什么修辞?

答: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也动荡不安,国家命和个人命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运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

3.用你一个人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处境。

答: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我们的一生时起时沉,好似水中雨打的浮萍。

4.生活自古哪个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名言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5. 首联叙写了诗人一生历程的哪两件大事?①经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②国家危急存亡关头,响应号召起兵抗元。

6.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答:颔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办法,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如风吹雨打的浮萍,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和个人命紧密相连。

或者:以对偶句的形式和比喻的修辞办法,用凄凉的自然景象喻国事的衰微把国家的破败与个人的不幸联结在一块概括了作者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坎坷不平的一生,形象地展示了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

7.赏析生活自古哪个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直抒胸臆,人难免一死,为拯救国家而死,一片丹心永垂于史册,表明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抒发了作者爱国热情。

8.本诗体现主旨的句子是哪两句?简述本诗的情感变化的线索。

答:主旨句:生活自古哪个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热点专题

  • 2020年中考英语要点之过去以后时的使用方法
  • 2021年中考英语考试知识点:过去完成时的使用方法
  • 2022年中考英语要点:unless引导词使用方法

[中考备考]中考满分作文范本:沉

[中考备考]2019中考语文基础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