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让孩子离得远远的考试前焦虑的困扰?心理健康咨询师建议,学生和父母都应掌握调节自己的心理状况,以平时心态应付考试前焦虑。就学生而言,第一要维持好的身体状况。大考将至,应尽可能防止挑灯夜战,使我们的生物钟与考试时间维持一致。在考试前复习时,考生可将文理科交叉起来学习,文科与理科的思维活动是由人的左右大脑分工负责的,如此文理交叉学习可以让左右大脑轮流活动,既能够减轻大脑的疲劳度,也可提升学习效率。另外,考生应掌握抓住间隙时间进行体育训练。如在学习的间隙时间可进行伸伸腰、踢踢腿、做做深呼吸等小活动。适度抽出一部分时间,譬如天天半小时,进行一些低强度的身体训练,如慢跑等,有益于脑力的较快恢复,可使紧张的神经得到一定量的松弛。考试时,可暗示自己这只是又一场课堂测验,用最平时的心态去对待它。考试前,抽出时间去看看考场,由于熟知的地方会给人带来安全感。当考生感觉紧张、焦虑和不安的时候,别忘记深呼吸是最便捷、最快捷也是效果最好的缓解方法。对父母而言,应为孩子创造内紧外松的生活环境,不要把我们的焦虑情绪带给孩子,更不必全家人像筹备战斗一样,对孩子进行无微不至的特殊照顾,那样只能让孩子感到重压,进而出现烦躁情绪。同时,父母还应帮助孩子拟定相对比较自由的作息时间表,不要把学习安排得满满的,更不要搞题海战术。对于考生来讲,在学校的学习环境已经是够紧张了,所以在家庭环境方面,父母应打造一个好而宽松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如不要每天对考生灌输好好学习考名牌学校等字眼。父母在考试前应积极与孩子进行亲子交流,如倾听孩子的倾诉、与孩子多聊天,尊重孩子的意愿、多鼓励孩子,还应积极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宣泄,常常对孩子进行身体接触式的抚摸,甚至常常拥抱孩子等。特别提醒父母的是,切不要拿其他人家的尖子生来刺激孩子,如此只能让孩子更没信心,精神更紧张。孩子假如学不进来就让他去休息和运动,掌握帮助孩子转换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