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经验:儿子,我和你谈谈青春
年末,工作开始忙了。晨起,不经意间想起了自己拟定的写作计划,一周一文么,一晃十天过去了,日志里还是老文横亘、驻足不前,有点汗颜了。联想到儿子也已经临最近末,应该嘱咐他点什么了,那就写个两全其美的话题吧,既满足了诸位网友的期待,也尝试着做一次父子交流吧,网友们之间的交流应该非常顺畅,但父母的嘱咐和青春期孩子喜欢听的一直存在矛盾,那就讲讲大家这类过来人对青春的一些怎么看吧。
认识真实的青春
英国作家毛姆觉得:说青春是美好的其实是一种错觉,一个人一生需要艰苦跋涉,越过一大片土地贫瘠、地势险峻的原野,方能跨入现实的门槛。说青春是幸福的,这只不过一种幻想,是已经失去了青春的大家的一种幻想。但,青年了解自己是不幸的,由于他们脑子里充满了灌输给他们的种种不切实质的幻想。他们一旦同现实接触,一直碰的头破血流。看来,他们好像是某种阴谋的牺牲品,由于他们所读的书(因为必要的选择非常理想);还有长辈们之间的谈话(他们是透过玫瑰色的雾霭来回首青春的),这所有都为他们筹备好了一个虚假的生活。
我极少读外国作品,但这段话我感觉应该给你我的孩子。上婴幼儿园、小学、初中直到高中,大家描述的美好校园生活一直与你一个人的想象存在差距,有时这种差距是巨大的,说紧急点,这里面确实有社会和爸爸妈妈的阴谋。为何这么说呢?大家这个社会还是阶级社会,社会需要按我们的统治需要培养、选拔适合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生活在这个社会的所有人都要顺着这个需要去学习、工作、生活,去创造和积累财富,当爸爸妈妈的也有需要,需要孩子在社会阶层分化中可以处于一个很理想的层面上,简单说就是个人价值体现高中一年级些,生活更幸福一些。但有选择就要有付出,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就要不断同意各种不适应,这就是伴随年龄增长,你们这类孩子不断面临的困惑和难处,也是你们开始怀疑社会、怀疑父母是什么原因之一。上一代所说的无忧无虑的童年、少之又少的作业、朦胧的月光、撒野的奔跑这类父辈的青春好像早已渐行渐远,是你们的青春到哪里了呢?
其实非常简单,毛姆不是说了吗:长辈们之间的谈话们是透过玫瑰色的雾霭来回首青春的!青春,其实只有回忆时才完全美好。大家的青春也是一样的迷惘,一样是在苦闷或者彷徨的过程中走过来的,只是在当着你们回忆时,或者老友相聚时尽可能避开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久而久之,把那些灰色的东西都过滤掉了,留下来的自然都是色彩斑斓的画面了。
让真实的青春变得更美好
既然真实,就难免五味杂陈,但若想让自己真实的青春变得美好一些,还是有方法和技巧的。
第一是要掌握挤。挤时间做事。学习上要挤,玩更要挤。我重点和你说后者。进入高中后,不少同学都抱怨过没时间玩吧?其实是有些,学习有计划,玩也有。校园的走廊、操场、球场、阳光、空气、雪地、草皮这都是不收费的,看你怎么样借助。俯卧撑、立定跳、安全的角力、打雪仗这类都是你以后回忆的美好的青春时光啊!小区的花草树木你要用心察看,四季轮回、萌衰荣枯、虫鸣鸟叫该俯身的俯身,该躺下的躺下,这所有假如融入了青春的目光和考虑,肯定是不同的风景;联欢会、歌咏比赛、运动会、辩论会该参加的参加,生活能有几回搏?不要考虑名次,等以后退休了,你在广场上咋蹦跶都是大爷大妈,没人会真的瞩目你了,抓住所有机会吧!
第二是掌握设计。既然玩的时间不多了,就要好好设计,有设计,才能玩出花样来。要让每一次玩都尽量达成我们的娱乐、放松目的。譬如尝试研究一下橄榄球的规则,找块雪地用排球替代,试试看看美式疯狂、约上三五好友找个公园来一次真的的野餐等等,青春假如没这类,就像一道缺盐的菜肴,视之有色,品之无味。
第三是适度任性。你们不是常说么青春就是这么任性!什么是真的的值得倡导的任性呢?李白斗酒诗百篇是,孟德谈酣头浸汤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是,诗成掷笔仰天笑、酒酣拔剑斫地歌是,适度任性是进球后的翻腾、狂奔,是学成毕业后学位帽的高抛,是国旗升起时没办法抑制的泪奔,是战胜强大对手后仰天的怒吼!而酒后无诗不是,单纯的以头浸汤不是,无果流泪不是,无由掷笔、拔剑更不是。适度的任性是对自己艰辛的付出和真的的收成所表达出来的一种半感性的狂喜和宣泄,它是半感性,是由于这种任性是以理性的付出为首要条件的。期望你的青春岁月里多一些如此的任性!
最后,把我少年年代摘抄过的两首早期革命烈士的诗附上,我只想说,永远记得: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着华丽壮美、气吞山河的青春!
谭祖尧题画
1922年
莫教年华付白头,横刀跃马足风流。
碧天翘首增惆怅,不为家愁为国愁。
书怀王湖
1926年
志坚不怕青云高,直上青云逞英豪。
炼就龙泉驱虎豹,劈开银浪斩金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