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按省/直辖市查询: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阳光中招网 > 中考资讯 > 语文

2025年中考语文文学知识常识总结(五)

来源:www.cznie.com 2025-08-19

中考语文

41、《出师表》中诸葛亮在自叙本志和追术先帝的知遇之恩时,写下的临危受命的句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42、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43、《山坡羊骊山怀古》中表现宫殿万间都做了土的句子是:蠃,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44、关于作品人物、出处、体裁及作者、国别或朝代搭配奥楚蔑洛夫||《变色龙》契诃夫俄国孔乙已||《孔乙已》小说鲁讯中国鲍西娅||《威尼斯商人》戏剧莎士比亚英国狗娃||《变脸》戏曲魏明伦中国45、《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学会。学了常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技巧,也有学习习惯。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块分析问题,是一种乐趣。人家不知道,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复习旧的常识,可以从中有新的领会或发现。如此,就能做老师了。(3)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念书而不愿动脑筋考虑,就会感到迷惑;只不过一味空想而不愿念书,就会有疑惑。这里讲解了学习和考虑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技巧的。(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孔子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了解就是了解,不了解就是不了解,这就是聪明智慧。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何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喜好学刁,并且不以向不如我们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这里借回答于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习惯和办法。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常识。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会学生。孔于一生都是如此做的,所以他说:对我来讲,有哪些呀?表现了孔子的自信。(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孔子说:几个人在一块走路,其中肯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应该注意改正。这里说的是只须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了解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这段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以之为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孔子站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讲的是珍惜宝贵的时光。(10)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孔于说:我过去整天不吃,整夜不睡,考虑问题,(但并)没益处,还不如去学习。这一段讲躬身实践的重要程度。

热点专题

  • 2022年湖南邵阳中考语文考试真题(下载版)
  • 2022年河北唐山中考语文考试真题(已公布)
  • 2022年湖北宜昌中考语文考试真题(图片版)

[中考语文]2025年初中语文易错四

[中考语文]2016年中考备考作文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