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按省/直辖市查询: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阳光中招网 > 中考资讯 > 语文

202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三峡》简答卷

来源:www.aikejishu.com 2025-08-19

中考语文

3、回答以下问题1、作者从那几个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征;写水,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2、用原文回答: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表现春冬清流缓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表现秋天凄清萧瑟的句子是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3、作者是怎么样从不一样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征的?夏季,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和急剧的特征。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的奇秀,秋天的景色清冷寂静,水枯气寒冷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季的萧瑟氛围。4、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哪些用途?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征,说明三峡秋季寂静、凄清的特征。5、三峡合适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条理由,请用我们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理由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势迅猛或水流湍急)原句1: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风御风不以急也)理由2:落差大原句2:悬泉瀑布,飞漱其间。6、从什么词汇可以看出第四段是写三峡的秋季?理由是什么?晴霜初旦,林寒涧肃。由于只有在秋季才会有霜,冬季是雪,夏季是雨,所以说这是秋季。还有林寒,夏季的树林是茂盛的,冬季是光秃的,只有秋季才会林寒涧肃。7、为何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说明江面狭窄,两岸群峰相连,峭壁对峙,山下只见一线天8、作者为何不按春夏秋冬季节四季的顺序依次描写,而是第一写夏天,并将春冬二季合为一体?本文重在写水,夏天三峡的水为湍急,极具特点,所以先写夏水。春冬两季的景色相似,所以将春冬两季合起来写;秋天凄清,写在最后.9、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意思是什么?这使大家想到李白的哪两句诗?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当晚就到达江陵。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1日还10、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得形神兼备,试剖析好在哪儿?这两句的意思是: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句中以回清写素湍的动态,以倒影写绿潭的静态,极言江水这清澈。素湍见浪花之雪白;绿潭显潭水之清澈,回清写江水之动态。11、用简短的话总结各段的大意:第一段:总写三峡峰峦重叠,雄伟峻拔的山势。第二段:写三峡夏季水势的湍急。第三段:写春冬二季三峡清幽隽绝、让人向往流连的风光。第四段:写三峡秋冬季节之时景色的凄清

热点专题

  • 2022年湖南邵阳中考语文考试真题(下载版)
  • 2022年河北唐山中考语文考试真题(已公布)
  • 2022年湖北宜昌中考语文考试真题(图片版)

[中考语文]2016年中考语文仿句例

[中考语文]2022年初中语文修辞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