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在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我在一个小小的洗车场度过了一个不同一般的下午。星期五,放假回家,心似脱笼之鹄,有说不出的轻松惬意。本来半小时的车程就可到家,无奈半路却横生枝节。司机师傅把车开到了路边的一个小洗车场,大家非常不情愿,却也只得下车等候。洗车场的旁边有个小池塘,池塘里的水一半浑浊一半清澈,非常是奇特。经过察看,发现洗车的水就来自池塘。我就非常纳闷:这么小一个池塘,遇上冬春干旱季节如何可以提供足够的水洗车,更别提灌溉农田了?我向洗车场的老板提出了我的疑问。他不动声色,只不过用手一指。这才发现洗车台的前面有一条小水沟,这条不起眼的小沟槽将洗车的泥沙水又引回了池塘。如此一来,洗车的水基本没消耗,并且沟槽的出口正好是小池塘的泄洪口。也就是说,一下大雨,沉积的泥沙就会被冲走。看到如此精心的设计,我不禁对这位老板竖起了大拇指,先前的不快也烟消云散了。洗车场的老板的智慧在于循环用水。那样,这种想法为何不需要到日常去呢?下雨天楼顶天台聚集很多的水,这类水可以用来绿化浇灌,清洗街道;平时洗菜的水可以用来刷碗;清洗衣物的水可以用来拖地;洗脸、洗脚的水可以用来冲卫生间要紧的不是办法,而是思想。假如能把这种循环用水的思维记在脑海中,节水就非常轻松了。一个人一天节省的水不多,但一个人一年节省的水就不少了。如果是十万、十亿人呢?有一句着名的广告词不可以让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成为你的眼泪,这说明淡水资源的稀缺。今天,大家的节水事业虽然获得了一些效果,节水观念也渐入人心,但大家不应该放松警惕。大家要继续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努力把人类的明天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