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品味到教养的芬芳,是在我中学快毕业的时候。那天,我随拥挤的人流钻进了一辆公共汽车,在车上向里攒动的时候,踩了一个人的脚,我还来不及说对不起,身后传来一个温文少女的声音:先生,我把你的脚踩了。这实在出乎我的意料,我不禁回头一笑,少女那*的气息和教养的芬芳使我如醍醐灌顶。
前两年,我骑着自行车行进到一个十字路口,侧路上一位骑自行车的也斜刺里向我冲了过来,我急忙捏闸,但我的自行车还是撞在了她的前轮上停了下来,我不甘心地怨道:骑车别走神啊!我估计她会与我争执一番,却不料她涨红着脸冲我说了句到今天都令我叹服的话:我看你骑车非常潇洒的。我当时一时语塞,看她的车没什么损伤,也还了她一句:我看你骑车非常好看的。于是相视一笑,各走各的。
我一直将教养理解成非常正统的表现,这两次际遇却使我感觉到诙谐更接近教养的本意,也使教养更芬芳袭人。然而,更多的时候,教养像小学生课本,不知让国人抛到哪到什么角落里去了。
有一次,我去某宾馆见过一位台湾来国内观光的诗人,乘电梯下到一楼的时候,电梯里的五个人正在往外走,电梯外的几位同胞便急不可待地往里渗透,唯一站在旁边等里面的都出来后才进来的,是一位大腹便便的外宾。我无意糟蹋我的同胞,我也不喜欢外国人身上那股刺鼻的香水味,但我却赏析那个老外的教养的芬芳。
另一件令国人跌眼镜的事是发生在某市一条繁华的大街上。那天,在一家商店的橱窗边,一位丰韵熟女蹲在地上卖草编的蚱蜢、虾和蛇等工艺品。她的身边围了很多人,多是男性,我初以为他们在赏析她那灵巧的草编技术,却忽然发现他们在窥视她因蹲着而打开的领圈里的丰乳。在我该不知怎么样提醒她的时候,一对外国夫妇走过来,或许他们也发现了这秘密,只见那个男的与翻译叽哩呱啦一阵后,翻译对*说:这位外国人将你的草编人买了,请问多少钱?她欣喜地回答:一共20元钱。她心认可足地走了,围观的一伙人也悻悻地散去。而那个外国朋友并未将草编工艺品塞进他们的旅游包,却微笑着将草编一个个地送给了他们所遇见的、用好奇的目光看他们的儿童。
那一刻,我感到教养的芬芳在大街上弥漫。与一此刻意的或道貌岸然的所谓教养相比,这类不经意间的举止是教养的上品,是教养的极至,芬芳得沁人心脾。
有关推荐:中考满分作文范本大全
点击查询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