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方位推进我州高中阶段招生规范改革,规范高中阶段招生秩序,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普高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进步,结合我州实质,拟定2017年临夏州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策略。1、指导思想以科学进步观为指导,深化高中阶段招生规范改革,构建公平、公正、和谐的招生环境,充分发挥普高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录取对初中教育的引领用途,进一步推进初中学校深化课程改革,全方位推行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逐步达成我州教育事业协调均衡进步。2、招生原则1.我州高中阶段招生工作实行全州统一计划管理、州县分别录取的办法。2.省、州级示范性普高招生计划按肯定比率向薄弱初中分配,推行定向招生。3.结合我州实质,控制普高招生规模,鼓励引导初、高中毕业生同意职业教育,逐步使职普比趋于合理。4.坚持多元评价和择优录取相结合,依据学生中考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推行录取。5.招生计划、录取信息准时向社会公布,同意社会监督,全方位达成阳光招生。6.全州高中阶段录取工作依据考生志愿,根据尊重志愿,择优录取的原则,由高分到低分录取。7.依据省教育厅《支持临夏教育跨越进步行动计划(20132020年)》中关于省内示范性普高学校招收临夏民族班学生就读的政策,今年西北师大附中、兰州五十八中(原兰炼一中)、兰州五十九中(原兰炼二中)、兰州外国语高级中学、兰州二中继续招收我州少数民族学生(已另行文),参加兰州中考未被录取的学生,根据分数换算,加分录取的方法,成绩乘以1.11(800分除以720分)后再加50分核定后,根据所报志愿择优录取;临洮中学面向全州招收30名少数民族学生,有清真灶和住宿条件。州外省级示范性普高民族班招收学生的学籍在就读高中或所在县(市)学校中打造,原则上高中毕业后回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考试。8.省、州级示范性普高招生时,应该有最低控制分数线。根据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2016年规范教育收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推行建议的公告》中取消普高三限政策精神,各普高不再招收下达计划外的择校生、复读生和借读生,如违规招生,其后果自负。3、招生计划根据临夏州20162017学年教育事业统计年报各县(市)初中三年级毕业班学生数、各高中阶段学校规模和各县(市)上报普高和中等职业学校需要下达招生计划,合理分流初中毕业生到普高和中等职业学校。(各县市普高招生计划中包含临夏市志成中学45人、临夏中学1820人、临夏回民中学1200人的招生计划。中职招生计划中包含临夏州职业技术学校1000人,州卫生学校800人的招生计划)。具体招生计划数见附表一。4、招生对象及条件普高:遵纪守法、身心健康,参加了临夏州2017年初中毕业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的初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遵纪守法、身心健康,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复转军人,外来务工职员和在岗、转岗、再就业职工及其他社会年轻人,不受年龄和户籍限制。5、普高招生(一)招生学校共19所1.州外省级示范性普高:临洮中学(限招少数民族),白银八中(面向积石山县)。2.州内省级示范性普高:临夏中学3.州级示范性普高:临夏回民中学、永靖中学、临夏县土桥中学、康乐一中、和政中学、永靖县移民中学、积石中学4.州内其它高中:临夏县中学、康乐中学、广河中学、广河县三甲集中学、东乡民族中学、东乡县二中、东乡县三中、积石山县民族中学5.民办普高:临夏市志成中学
(二)州直普高招生即临夏中学和临夏回民中学,只录取第一志愿学生。1.临夏中学招生计划为1820名,临夏回民中学招生计划为1200名;因临夏市生源充足,临夏中学、临夏回民中学在临夏市户籍毕业生中招生70%,共计划招生1772人,其中临夏中学1068人,临夏回民中学704人;从七县共计划招生1248人,其中临夏中学752人,临夏回民中学496人。2.定向招生。为了将优质资源向薄弱学校倾斜,临中、回中从七县招生的计划生中实行定向,招生名额原则上覆盖七县的所有初中。3.临夏中学民族班招生按有关政策规定,招生名单由州教育局审批。临夏回民中学珍珠班的招生要严格根据与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签订的《珍珠班协议书》进行。4.州直普高的招生计划中包含专长生、定向生、临夏中学民族班、临夏回民中学珍珠班学生。(三)各县普高招生1.各县普高招生工作,由州、县教育局一同组织录取。2.除进城务工职员随迁子女外,各县普高招收具备本县户籍的学生,原则上不能跨县招生。(四)录取程序1.提前批次考试报名临洮中学的考生按全州中考成绩录取30名将来,剩余学生按填报的志愿与其它学生同时择优录取,被录取的学生不能被其它学校动员或退档。2.第一批次①临夏中学、临夏回民中学的专长生招生录取采取单独划线,依据各学校专长生专业测试成绩按一校一线,文化课成绩(含体育成绩)在200分以上,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临夏中学、临夏回民中学在招生前将专长生的成绩名单及有关信息报州教育局基教科。②临夏中学、临夏回民中学面向七县招生的计划任务生按成绩及所报志愿由高到低进行录取,其中包含定向生。③临夏中学、临夏回民中学面向临夏市的计划生,根据各校规定人数及所报第一志愿择优录取。3.第二批次各县普高招生。根据学生志愿,州、县教育部门拓展各县普高招生工作。学生成绩并列时,以语文成绩高者优先,语文成绩再并列,以数学成绩高者优先。各普高录取工作结束后,将考生录取花名册报州教育局审批,审批后的录取学生由州、县(市)会考办一同注册学籍,正常入学。各县(市)教育局和普高学校根据各批次录取结果,对录取学生发放《录取公告书》,学生持录取公告书在规定时间内到相应学校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