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上午,南京的60342名初中二年级学生进行生物、地理两门中考,考查结果将计入明年中考总分。考试结束后,市招办邀请有关教师对这两学科试题进行了点评。
生物:试题增加曲线图材料
点评:市初中生物学科带头人、沿江工业开发区生物教研员吕汉聪
今年的生物中考考试试题,在考察内容、题型、题量、分值等方面均维持了连续和稳定。但作为生物考试要紧素材的图形部分有了新变化,增加了一些简单的曲线图,考试试题设问的角度新颖。
考试试题涵盖了七初二生物教程中的主干常识,同时注意学科内章节间的要点的综合理解与应用。考试试题形式多样,看重与社会生活联系,如青少年饮食健康、酗酒的害处、甲型H1N1流感的防治、三聚氰胺事件等,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常识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
生物:关注社会热门,贴近学生生活
点评:南京中学生物中心组成员、南京第三初级中学教务处副主任袁艳华老师
今年的生物中考,大多数学生考完后反映比较轻松,考查的内容都是中学生物中最基本的内容和教学重点,困难程度不大,符合初中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质状况。老师们感觉今年的考查与南京颁布的生物中考指导用书所规定的需要一致,7、初二的比重适合。题目不难,但比较灵活,学生只须理解了常识内容,无需死记硬背就可以正确答卷。对以后的中学生物教学起到了非常不错的导向用途。今年生物考查的另一突出特征是关注社会的热门问题,愈加贴近学生的实质生活。具体特征如下:
凸显常识的灵活运用,引导以后的中学生物教学
生物中考考查不止是对初中阶段学生生物学习的终结性评价,同时也将对中学生物教学起到要紧的导向用途。本次考查凸显了常识的灵活运用,将引导大家在平常的教学中不只要关注学生常识的学会,更要看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科学思维的习惯,努力向着更有益于学生的进步,有益于学生形成终身学习力的方向来拓展平时的教学工作。
突出学科特征,看重与学生实质生活的联系
试题中有很多与学生实质生活相联系的内容,如科学的早餐菜谱,青春期发育的特征、近亲结婚和吸毒的害处、卧室内不放植物是什么原因、安全用药、解析尿液化验单、不用超薄塑料袋等内容,这类都体现了以学生为本,重视对学生生活的指导,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理念。
关注社会热门,重视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汶川地震的材料剖析,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同时形成好的卫生与生活习惯与健康的生活态度;通过限塑令使学生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将奥运福娃晶晶与大熊猫栖息地的保护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通过对生物技术应用的正确理解,使学生关注现代生物技术的进步,并掌握客观评价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社会伦理问题,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地理:死记硬背难得满分
点评:市出色年轻人教师、二十四中校长吴虹
地理考试试题重视情境生活化设计,引导学生以地理视角关注社会与生活。如第13、14题,以上海世博会的马上开幕为切入点,考查学生有关上海的地理常识;试题最后一题(第29题),考试试题情境源自三幅旅游景观照片,需要学生依据对照片所呈现内容的察看,运用所学基本原理来解决问题。如此的考试试题设计,较好地将地理学科内容与学生身边的实质生活有机结合,题型新颖,能真的考查出学生的地理素养,考生只靠死记硬背是很难获得满分的。
除此之外,在看重对地理入门知识考查的同时,突出了对学生读图能力的需要。
地理:闪光点凸显 学科特点鲜明
点评:南湖二中副校长、高级教师、南京地理学科中心组成员张静老师
作为考查科目,今年地理中考命题充分体现了南京地理学科《中考说明》的需要,在强调对地理入门知识、基本技能考查的同时,突出了对地理学科学习力及思维方法需要。从整体上看,试题比较平稳,难易适中,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特点,有的考试试题叫人耳目一新。
1、看重读图,强调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第二语言,全卷突出了需要学生从地理图像、图表中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整卷共出现8幅地图,包含气温降水图,地形剖面图,四大地理地区图、中东石油输出路线图、西气东输线路图,台湾示意图,台湾出口贸易结构变化图,长江流域图等。读图题所占比重较大,大部分考试试题可以从图上直接判读出答案。如选择题第4题,依据气温降水图判断北京的气候特征;第6题,依据地形剖面图,剖析国内地势三级阶梯的情况;第8题,秦岭--淮河一线是国内南北方区域的分界线;第26题,中东所联系的三洲、中东石油的富集地、石油运输路线等。这类考试试题强调了对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需要,无需学生死记硬背,对以后的教学有着最好的导向用途。
2、看重基础,突出主干
本次试题覆盖度高,涉及到《中考说明》中大部分考试知识点,突出了对主干常识和重点内容的考查。如世界的大洲;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地理概况;中国的四大地理地区;黄河流域的环境治理问题;美国农业的专业化生产和高新技术产业;中东的石油资源;新疆的西气东输工程;台湾的出口加工型经济;长江沿江地带的纽带用途、中下游的洪涝灾害、上游的水能资源等,这类内容均是教学的重点。全卷考试试题平稳,没偏题、怪题,如选择题中的第18题,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判断题中的第22题,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发达国家集中的区域;第24题,南京坐落于亚热带、湿润区域等都是应知应会的内容。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台湾的有关内容已经连续考了3年,每年的角度均有新的变化,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命题不回避重点与主干。
3、关注热门,闪光点纷呈
此次命题充分关注了社会与日常的热门问题,引导学生以地理的视角关注社会与生活。如选择题第1-3题,以大家关注的汶川地震为背景材料,考查地理学科入门知识,考试试题设计得非常巧妙,涉及的考试知识点也比较广,第1题考查了国内省级行政区的名字;第2题考查了运输方法的选择,第3题则考查了多火山地震的岛国日本;第4-5题以奥运圣火传递为背景,考查了北京的气候特征和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特点。如此的考试试题设计较好的将地理学科内容与热门问题有机结合,十分精彩。考试试题还体现了对三维教学目的的需要,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需要,如第20题需要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正确行为进行判断,考试试题中还出现了购物用环保布袋这个与6月1日禁塑令有关联的内容,考试试题非常新颖。学生在答卷过程中事实上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