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粲《满天的风筝》散文阅读练习附答案说明:本文为鲁迅《风筝》对比阅读练习。我在草地上坐着。我的头上,是傍晚六时的天空。天空中,这里也是风筝,那里也是风筝。我从没见过如此多的风筝,在这种一个天空中飘荡着。儿时,好似隔世般遥远的儿时.我一个人也放过风筝的。多半是跟二哥一块放。更多的时候,我手里只紧抓住那捆缠在烟罐上的丝线。我眯着眼睛,仰面凝视天空中自己所放的那一个风筝。当然,也东看看西看看其他人的风筝,假如天空中还有其他人的风筝的话。记忆中,天空中是肯定有其他人的风筝的;由于放风筝,好像也有固定的季节。季节一到,任何一家的孩子,都会纷纷放起风筝来。至于放的地址,或者是广场上,或者是马路上,或者是屋顶上。广场不是到处都有些.从我家到广场去,相隔一小段路程,大家有时也懒得去。马路上可以放风筝,确是一点也不假。那时的马路和今天的马路比起来,可差得远了。那时的马路,任何时候都是只有几辆车,至于横街,车子的数目更少得可怜;所以孩子们在设法叫风筝起飞时.可以手里拉着一根线,在大街上跑;而且频频回顾,看看背后的风筝,是否已经顺风飞起了。但我和二哥都不敢在马路上放风筝.这倒不是由于大家兄弟两个人缺少冒险精神,而是由于怕爸爸了解了会驾会打。爸爸管大家,管得非常严。但大家也有非常理想的放风筝的地方,那就是大家家的屋顶上。大家家的三楼,开了一个小小的天窗.只须用一根木棒向上一撑,把天窗打开,大家立刻就能爬到屋顶上去。屋顶上,有一个狭长的小阳台,大家就在阳台上放风筝。屋顶上的风非常大,风筝拿在手里,只须料几抖,就会摇头摆脑地飞起来了。这个时候,二哥就喊:放线!放线!快!于是我就立刻用右手,把缠在烟罐上的线拉出来。但风大的时候,笨手笨脚,还是来不及拉出线来,二哥不耐烦了,会从我手里把烟罐抢了过去,一手紧抓罐的一端,让另一端对着风筝飞升的方向.于是一刹那间,罐上的线,使咿咿呀呀一圈又一圈地飞了出去。定睛看时,风筝已经飞到离大家不少丈远的高空中,而罐上的线,突然都不见了。我还记得,大家当时放的风筝,都是二哥自己糊的。二哥不会读书,但有糊风筝的技术。他糊的都是蝴蝶风筝,比普通的风筝都要大不少,而且涂上花花绿绿的颜色。当如此一个灵丽特殊的风筝升到天空中时,二哥有一份满足,也有一份骄傲。15、两篇文章相同的都是从______切入叙事,记叙的事情都与______有关。16、两篇文章不一样的是前者着重记叙的是______,后者着重记叙的是______。文体不同《满天的风筝》是______,《风筝》是______。17、比较两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兄弟关系。《风筝》中的兄弟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满天的风筝》中的兄弟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两者都体现了真挚的手足情。18、比较这两篇文章的主旨和感情基调。《风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满天的风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5、回忆风筝16、兄弟同放风筝的快乐兄长发现并毁坏风筝散文散文诗17、长幼秩序严明,服从与被服从,教会与被教会的兄弟关系。和谐、愉悦的兄弟关系。18、抑郁的、悲哀的。表现鲁迅深刻的检讨精神,与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开心的、轻松的。表现兄弟同放风筝的快乐、温馨、愉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