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现代文分类汇编记叙文衢州对门送来绿豆糕郭震海门铃响呢。在厨房忙着做晚饭的媳妇喊着。嘿嘿,嘿嘿嘿老郭依旧在跟着电视乐。你聋了,门铃响呢!老郭媳妇提升了嗓门。老郭这才趿拉着拖鞋来到门口,他没急着开门,先眯着一只眼通过猫儿眼观望,看到的是一张被放大变了形的脸。是哪个啊?如何不开呢?老郭媳妇从厨房里出来。不熟知!老郭说。什么眼神,这不是对门的老张媳妇吗!老郭媳妇瞄了几眼伸手开了门。对门的老张媳妇站在门口,手里端着满满的一碗绿豆糕。这是个新建的小区,住户搬进去不到一年,平常各干其事互不往来。老郭媳妇和老张媳妇搭上话时间不长,了解她是我们的对门邻里,来自乡下,在城里买的房屋,除此以外也就只不过几句寒暄。都在家啊,孩子他乡下爷爷送来几碗绿豆糕,送你家一碗尝尝鲜。老张媳妇说。太客气了,你们自个儿留着吃吧!大家如何可以吃你家的绿豆糕呢!老郭媳妇说。这有什么不可以的,咱们是对门嘛。老张媳妇说着硬往老郭媳妇手里塞。一个门里一个门外,两人推让了几下,老郭媳妇最后没推过老张媳妇,将绿豆糕留下了。关上门后,老郭说:好端端的对门如何送咱一碗绿豆糕呢?是啊!老郭媳妇听了老郭的话后,一时间也犯起了嘀咕,好端端的对门如何就送来一碗绿豆糕呢?她想着,拿起一块绿豆糕凑到鼻子边闻,一股麻油的浓香灌了她一鼻孔。我估摸着她送绿豆糕来肯定有送绿豆糕的意思,好端端的如何就送咱家一碗呢?老郭说。什么意思呢?不会是了解你在教育局工作,想叫你给他儿子转学校吧?老郭媳妇说。说不准,要不就是想通过咱们找老爷子办啥事,可老爷子早从公路局退休了啊。会是什么呢?老郭看看绿豆糕,仿佛答案就写在这香气扑鼻的绿豆糕上。那咋整,送回去?你这不是废话吗,都收下了如何好意思送回去呢!咋整?老郭媳妇又拿起绿豆糕凑到鼻子边闻,一股麻油的浓香又灌了她一鼻孔。第二天,老郭媳妇开门筹备上班的时候,刚好对门的老张媳妇也开门往外走。早啊!老张媳妇说。你也早啊!老郭媳妇双眼红红的仿佛没睡好。昨晚的绿豆糕美味吗?老张媳妇一句话问得老郭媳妇有一下愣。老张媳妇接着笑笑说:那绿豆糕是乡下的麻油炸的,孩子他爷爷每年都送来,10月初中一年级在乡下家家户户都吃绿豆糕,是一种习惯。是吗!老郭媳妇支吾着,接着她回头问:你家没什么事吧?有事你就说啊,别不好意思开口,咱们是对门嘛!没什么事啊,老张媳妇说,有事大家一定会说的。真没?老郭媳妇说着就盯着老张媳妇的双眼。真没啊!老张媳妇被老郭媳妇看得非常不自在。没就好,没就好有事你就说,别不好意思开口。老郭媳妇说着就走了。老张媳妇看着老郭媳妇远去的背影,愣了。有什么事呢?老张媳妇一个人嘀咕,由于她不知道。(选自《新中国60年文学大系小小说甄选》,有删改)7、小说的情节围绕一碗绿豆糕展开,请简要概括这个故事的内容。(50字内)(4分)8、依据小说对老郭媳妇的言行描写,举例剖析这个人物形象。(3分)9、联系上下文,品味画线句中的加点词汇,指出其表达成效。(3分)10、小说着意交代老张媳妇与做绿豆糕送绿豆糕的风俗都来自乡下,你觉得是否有必要?简述理由。(3分)(一)(14分)7、答案示例1、收到对门送来的绿豆糕,老郭夫妇猜测她的用意,其实,老张媳妇只不过为了让他们尝尝绿豆糕的味道(可能只不过乡下的一种习惯)。示例2、对门送来一碗绿豆糕,老郭夫妇以为她有哪些事,第二天老张媳妇告诉他们真的没啥事。示例3、老张媳妇按乡下的风俗给对门送去一碗绿豆糕,结果老郭夫妇以为她有哪些事,这让老张媳妇非常不知道。8、答案示例:老郭媳妇觉得来自乡下的老张媳妇送绿豆糕肯定是有求于她,非常世俗非常势利;她为了一碗绿豆糕一晚上睡不好,担忧自己让人借助,谨小慎微;她不相信老张媳妇真的没事,多疑猜忌;她明明担忧老张媳妇会给她带来麻烦却口是心非假装热情,虚伪不真诚。9、答案示例:灌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绿豆糕麻油香味的浓郁,又暗示了绿豆糕代表的老张媳妇淳朴真诚的邻里情谊所带来的强烈冲击。10、答案示例1、有必要,作者如此着意交代人、物、风俗都来自乡下显然别有内涵,是为了说明乡下人待人真诚,乡下的民风淳朴,以此和以老郭夫妇为代表的城里人的自私世俗形成对比。示例2、有必要,作者如此是为了说明老张媳妇如此的乡下人没沾染上城里人的世俗势利,他们仍维持着淳朴的民风民俗。示例3、不必,由于城里也有友好和谐的邻里关系,人与人的隔膜根源不在于城乡的差别。